首頁 行業新聞 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政治局會議釋放了什么信號

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政治局會議釋放了什么信號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因為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走紅,人工智能再次成為熱議話題,層出不窮的AI應用和大模型也引起廣泛關注。

此前的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包括騰訊CEO馬化騰、360創始人周鴻祎等多位知名企業家談到了人工智能方面的機遇。馬化騰曾表示,通用人工智能浪潮涌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呼之欲出,我們再次迎來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作為民營科技企業,肩負著推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責任。

“國民經濟的既定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需要建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柱產業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夯實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需要以創新引領為導向,引導平臺企業穩中向好,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銜接和融合,進而實現國民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和迭代式發展?!比A東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翟巍表示,會議提出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這一提法是創新性發展和規范性發展兩項理念的有機統一。人工智能屬于新興的國際高科技賽道產業,該產業的發展態勢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參照指標。但人工智能也屬于具有“雙刃劍”特征的新生技術,它的無序發展會危及人類社會的安全。

他認為,“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這一提法不僅強調了“促進發展”這一終極目標,還錨定前置性的安全標準,這有助于通過事前防范措施避免事后糾錯的過高成本。

要求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此前在多個監管政策中早有提及。

7月13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稱《辦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這也是中國首次對生成式AI研發及服務作出明確規定。

《辦法》強調,國家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對于人工智能的數據來源,《辦法》規定,要推動公共數據分類分級有序開放,擴展高質量的公共訓練數據資源。鼓勵采用安全可信的芯片、軟件、工具、算力和數據資源。

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梁穎達則表示,人工智能法草案已被列入國務院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要鼓勵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原始創新,鼓勵人工智能技術開源發展,堅持科技向善的理念,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時曾提出,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范風險。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研發與應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和倫理規范等還不健全,存在隱私與數據保護風險、著作權侵權風險、深度偽造風險、失業加劇風險、歧視與偏見風險等潛在問題,制約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碧焓雇顿Y人、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迫切需要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加強規范管理,進一步細化明確相關監管要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等,平衡管理和規范與發展創新之間的關系,促進人工智能長遠健康發展。

此外,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陳兵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近年來,隨著系列監管執法舉措的公布,平臺企業監管已步入常態化,即規范化、持續化、精細化的新階段。未來,平臺治理應在法治框架下,以持續性的常態化監管為主,保留專項監管的使用空間,構建多元共治體系。要充分發揮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為平臺企業創造就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引導和支持平臺企業出海參與國際競爭。

本文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不代表“新家電”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freehub-checker.net/archives/12539
上一篇
下一篇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