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共同組織專家對第一批家電生產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開展情況進行了評估,對工作過程中形成的典型經驗做法進行了研究總結。
7月24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官微公布了第一批家電生產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典型經驗做法。這將促進國內廢舊家電回收、資源再利用的產業進一步發展,“互聯網+回收”模式也將被積極推進。
回收、拆解、再利用的可復制經驗
評估組專家認為,目標責任制行動開展以來,海爾、格力、TCL、長虹、美的、海信六家責任制生產企業提升廢舊家電回收處理能力,基本實現了各項任務目標,并在構建回收網絡體系、建設信息化平臺、提升拆解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在全面構建回收體系方面,格力、長虹依托自身渠道回收,美的完善合作回收渠道,海爾構建社會化回收體系。格力整合全國28個省市的3萬家銷售門店和30萬個安裝售后團隊,在鄭州、長沙、蕪湖分別建設自有二級貨場,面向消費者開展全品類廢舊家電回收工作。長虹格潤依托平臺資源與長虹全國各地銷售服務渠道,以廢舊家電回收公司或個體渠道網絡為核心節點,支撐資源化產品回收的多樣化。美的集團在全國布局40個集散中心開展回收業務,負責下游貨場或美的體系門店逆向回收網絡管理,各集散中心均在美的回收系統內完成建點,以年度為周期與美的簽署電子版網點服務承包協議。海爾與全國近1300家回收商達成戰略合作,回收處理網絡實現對全國2000多個區縣回收商的覆蓋。
在有效提升拆解處理能力方面,各企業重點建設中轉儲運和運輸體系、拆解處理能力、溯源信息化平臺。海爾首家綠色循環示范互聯工廠2022年9月投產運營,每年可拆解300萬臺廢舊家電,改性造粒再生塑料3萬噸。格力在中山、南京、成都、蕪湖建設了廢舊家電回收分揀中心,同步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倉儲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美的搭建一套以用戶—網點—集散中心—拆解廠為全鏈路可視化回收信息管理系統。TCL在粵東三市開展了回收倉建設工作,可覆蓋傳統回收人員,減少回收站及貿易商等中間環節。海信建設信息化網絡,搭建廢舊家電“互聯網+回收”平臺,利用配送、裝機、維修等渠道建設逆向物流回收體系。長虹格潤依托長虹平臺資源、銷售服務渠道,建立廢舊家電回收管理信息系統。
在積極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美的集團在微波爐產品中獲得了產品碳足跡認證證書(CFP),并建設了1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及多條“國家級綠色供應鏈”。海爾建立“碳中和”綠色工廠,致力于使用再生材料建材、隔熱保溫復合板、前處理固化熱量回收、水循環再利用等綠色設計降低碳排放。格力從廢舊家電回收到再生塑料的分選、分類、改性研究和再利用,構建了塑料循環閉環產業鏈,實現了消費后再生塑料(PCR)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過程控制。
“互聯網+回收”等新模式將積極推行
除了規范電子產品回收制度,《關于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還提到了推動集中回收、遠程回收,積極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引導郵政、快遞、物流企業階段性降低個人寄送、回收二手電子產品成本;統籌資金渠道,加強對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項目支持。
美的集團智能家居事業群綠色回收負責人殷勝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說,美的已推出了“互聯網+回收”的模式。美的2023年在線上、線下渠道開展以舊換新活動,對參與以舊換新的用戶提供購機補貼,舊機回收不限品牌,促進綠色家電普及。具體措施包括:打造IT系統,實現舊機信息收集-到家回收-集散分揀-送拆解,全鏈路回收系統搭建;打造CSS數據中臺,鏈接貨源端、回收端、集散分揀等,實現舊機流向追溯;通過3個數字化平臺端口整合線上回收、線下換新、回收網絡管理鏈路——綠色回收小程序整合C端舊機回收業務;美的到家小程序整合線下零售端以舊換新鏈路;美的通APP發展售后網點逆向物流回收鏈路;接入N個平臺回收業務,通過系統終端互聯,實現線上、線下以舊換新開展的舊機回收,用戶端純收舊業務統一接入美的回收系統。
格力推出了廢舊家電逆向物流回收平臺“明珠綠環回收”,采用“互聯網+回收”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化便捷化的家電以舊換新和舊家電回收服務,現已在微信小程序上線。
海爾智家副總裁、再循環產業總經理任賢全今年6月曾在2023亞洲煉油和化工科技大會上提到了對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項目的支持?;诩译娧h全鏈路布局和數字化技術支撐,海爾智家在保障循環塑料原材料供應的同時,提升了循環新材料高值化應用水平,推出“家電循環”到“塑料循環”閉環應用體系。4月,海爾智家加入塑料循環綠色行動聯盟,與中國石化合作打造塑料循環經濟新模式。
長虹格潤相關人士介紹,公司已形成以廢舊鋰電池綜合利用為中心,廢舊電子電器綜合利用、綜合環境治理“一體兩翼”的產業布局。廢舊電子產品通過自動化拆解、破碎、分選等工序,將金屬、非金屬分離。針對富含貴金屬成分的廢電路板,利用環?;瘜W藥劑將貴金屬分步溶解,輔以除雜、電積、熔煉等工藝技術,獲取金錠、銀錠等產品,同時配置煙氣處理系統以及廢水凈化循環系統,最終實現廢舊電子產品的安全環保綜合回收目標。
此外,措施還提到了要合理保障電子產品回收臨時場地需求,鼓勵各地在社區、街道合理布置,階段性增加臨時回收點、臨時轉運堆場。